北京大学总裁培训网
工商管理创新(EMBA)总裁高级研修班

汪中求 细节决定成败

时间:2010-12-06 21:11来源:http://pku666.com/ 点击:

汪中求:细节管理专家,著名企业管理顾问,《细节决定成败》作者被誉为“细节专家”
汪中求,江西九江人,毕业于九江学院中文系,深造于清华大学继续教育学院,当过3年农民,上过5年讲台,干过2年秘书。1992年进入商界,先后就职于香港恒雅(深圳)公司、清华同方、泰豪科技等知名企业。14年的企业生涯,从业务员做起,片区经理、分公司经理、企划部经理、营销总监、总经理逐阶而上,足迹遍布28个省、市、自治区,审定和签订了超过2000份合同协议。现任北京博士德文化发展有限公司首席管理顾问,北京汪中求细节管理咨询有限公司董事长、首席咨询师。
汪中求――中国精细化管理第一人。2003年8月,出版《营销人的自我营销》一书,提出“精细化管理时代――细节决定成败”的观点,被誉为“扎在当今社会浮躁穴位上的一根银针”,在全国范围内掀起“细节管理”研究与实践的热潮。该书被中国书刊发行协会评为全国“优秀畅销书”;他本人被第二界中国经理人年会评为“2004年度中国十大优秀管理培训师。”
  课程品牌特色:   宁讲错话,不讲假话;新药推出,先经临床;   百问不厌,教学相长;深入浅出;雅俗共赏。   清华大学EMBA。先后担任香港恒雅(深圳)公司市场部总裁秘书,清华同方股份有限公司商务部经理,泰豪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市场总监等职务。目前为北大、清华等多所高校职业经理人训练班的特聘培训师、北京大学民营经济研究所特聘研究员。
  具有13年的企业生涯,足迹遍布28个省、市、自治区,审定和签订了超过2000份合同、协议。在企业工作的过程中,积累了丰富的营销和管理经验,并与企业管理的理论界有广泛的联系与交流,发表了100万字以上的市场营销和经济管理文章。
  汪中求先生的著作《营销人的自我营销》一书,被誉为“中国5000万营销人第一堂必修课”,在业内以及社会各界有着广泛的影响。2004年1月,又推出《细节决定成败》一书,提出“精细化管理时代-细节决定成败”的观点,被誉为“扎在当今社会浮躁穴位上的一根针”,在全国范围内掀起了“细节管理”研究实践的热潮。《细节决定成败》也创造了本土财经类图书畅销的奇迹,该书被中国书刊发行协会评为“全国优秀畅销书”,他本人也被第二届中国职业经理人年会评为“2004年度中国十大优秀管理培训师”。
  2004 年至今,汪中求先生应邀在全国各地举行了500多场专题讲座,接受培训的客户总数超过 23 万人。
  授课特点:授课遵从“行之有效,而后授之予人”的准则,从理念上导入,以解决问题为目标;语言简练、幽默风趣、深入浅出;能凭借多年的实战经验,为参加培训的学员答疑解惑,他对企业管理(尤其是细节管理)有自己独到的见解。
曾服务过机构:
  太原钢铁、安阳钢铁、武商集团、红豆集团、首创投资、苏宁电器、华源集团、无锡红豆、格力空调重庆、东北空管局、贵州中店电力、四川蓝光实业集团、深圳海外装饰工程公司、宁波大红鹰集团、中国工商银行总行、建设银行辽宁省分行、中国银行黑龙江分行、白求恩国际和平医院、中石油国际部、大庆油田、北京大学、中石油廊坊研究院、清华大学、武汉大学、东北大学、国防大学、沈阳市企业、新乡市委、成都市委组织部、齐齐哈尔市企业、大庆市企业、北京海关、北京金融教育发展基金会、北京铁路分局。
工作经历:
  现任北京博士德细节管理研究中心首席管理顾问,北京汪中求细节管理咨询公司奇正机构首席营销顾问,北京大学中国民营企业研究所特聘研究员。

 

  1984年—1991年 从事学校教师、机关秘书等工作

 

  1992年—1994年 香港恒雅(深圳)公司 市场部经理

 

  1995年—2000年 清华系某企业集团 企划部经理

 

  清华同方股份有限公司(600100) 商务部经理

 

  泰豪科技股份有限公司(600590) 市场总监

 

  2001年—今 奇正机构 首席营销顾问

 

  2003年—今 河南省安阳市工商联 特聘市场顾问

 

  北京大学民营经济研究所 特聘研究员、《广州日报》HR精英俱乐部 特聘营销培训师、中国电信广东公司 特聘营销培训师。

 

  1.参与清华同方的筹建,是其主广告“我们的产品和我们的学生一样”的创意人和其首批23个办事处的筹建人之一。

 

  2.在泰豪科技负责“营销战略制定——市场定位——营销工具完善——营销队伍组织——销售通路建设——品牌再造——销售管理”等,主持了其上市规划,为其“智能建筑电气”业务包装的总策划者之一。
汪中求语录:
1.细节源于态度,细节体现素质。

 

  2.细节的实质是认真的态度和科学的精神。

 

  3.细节承载着社会的文明。

 

  4.一个不经意的细节,往往能够反映出一个人深层次的修养。

 

  5.做事不贪大,做人不计小。

 

  6.个人素质一小步,民族素质一大步。

 

  7.人的意志力是由责任感决定的。

 

  8.使人疲惫不堪的不是远方的高山,而是鞋里的一粒沙子。

 

  9.成功=正确的定位+坚定的步伐+快乐的行进。

 

  10.人生最大的浪费是选择的浪费。

 

  11.人最能自我原谅的缺点是懒惰。

 

  12.素质就是快速适应社会的能力。学历不等于能力,知识不代表素质。

 

  13.知识本是不值钱的,只有在理念的吸引下产生的集群的知识才可能成为个人的竞争力。

 

  14.把小事做细,把细事做透。

 

  15.简单的招式练到极致就是“绝招”。

 

  16.每天问一遍:是你解决了问题,还是你成了问题的一部分?

 

  17.简单不等于容易。

 

  18.以极高的效率完成根本不需要做的工作,是最大的无用功。

 

  19.上坡的路和下坡的路,其实是同一条路。

 

  20.生活是参差不齐的,而生命是完全平等的。

 

  21.飞得再高,我们仍然在你的视线里。

 

  22.中国决不缺少雄韬伟略的战略家,缺少的是精益求精的执行者;决不缺少各类管理制度,缺少的是对规章条款不折不扣的执行。

 

  23.细节是能够体现事物内在联系和实质的微小事物和情节。

 

  24.1 %的错误会带来100 %的失败;100-1=0。

 

  25.标准是你应接受的工作最低水平。

 

  26.战略:从细节中来,到细节中去。

 

  27.卫星要上天,马桶也不能漏水。

 

  28.精细化管理的本质更多的是对员工的职业化要求。

 

  29.精细化管理始于数据化。

 

  30.管理就是使有限的资源发挥最大效能的过程。

 

  31.管理包括“管”和“理”,“管”是监督和控制,“理”是指导和服务。

 

  32.中国管理者的主要任务是在“理”,而并非“管”。

 

  33.科学管理就是使每一个管理环节数据化。

 

  34.以量化的数据作为:提出问题的依据、分析判断的基础、考察评估的尺度。

 

  35.高管人员应该:多做选择题、少做问答题、不做论述题。

 

  36.口号不是目标,倡议不是管理。

 

  37.策划要活,管理要死。

 

  38.任何一种管理理论都难以使中国企业有全面的实质性的提高,系统的组合式的理论转化为可操作的、可复制的管理模式,才是中国企业梦寐以求的。

 

  39.有些不发达地区可以从乡间小路直接进到高速公路,但管理阶段则不可能如此跨越,基础管理无法绕过。

 

  40.中国企业当前首先要理解管理是一门科学,通过工作流程解决“事”的问题,通过岗位标准解决“人”的问题。

 

  41.明确、准确、精确:必将成为管理者孜孜以求的三级跳。

 

  42.管理者要努力使整体大于各部分之和,还要使今天与明天相适应,相平衡。

 

  43.销售额不是企业的市场竞争力,市场占有率才是。

 

  44.可有可无的企业,不论销量多大,萧条时下降极快,繁荣时增长却慢。

 

  45.规则是由服务者向被服务者提供的。

 

  46.规则包括程序和制度,程序需要训练,制度不必学习。

 

  47.规则提高一次做对的概率,流程减少衔接的摩擦。

 

  48.培训是最大的福利,工作岗位是训练平台。

 

  49.职业化的训练是最大的人性化。

 

  50.合理的要求是锻炼,不合理的要求是磨练。

 

  51.决策要慢,行动要快。

 

  52.不要相信“布置等于完成”。

 

  53.最基本的等于最有效的。

 

  54.战略上举重若轻,战术上举轻若重。

 

  55.企业资源必须创造效能与效率。不与效率同步的效能是脂肪,脂肪不是肌肉。

 

  56.上级可以越级调查但不可越级指挥,下级可以越级投诉但不可越级汇报。

 

  57.经过磨合的学习型团队是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58.一个团队的能力不能超出总经理的个人能力,是可怕的,也是可悲的。

 

  59.大胆用人,小心保护,允许出错,改过则进。

 

  60.一个成功的团队没有输家,一个失败的团队没有赢家。

 

  61.苍蝇蚊子中一定也有天才,但不妨碍我们拍死它们。

 

  62.兵的失败是将的无能。

 

  63.没有考核就等于没有制度,不与分配衔接就等于没有考核。

 

  64.处罚员工是管理者的无奈。

 

  65.与员工对话,用“谢谢”和“对不起”开头。

 

  66.老板是职业经理人的第一客户。经理有很大的权力,但没有公开批评老板的权力。

 

  67.不要勉强接受公司决定,又在员工面前加以批评。

 

  68.聘用或起用新人:考察时多发现缺点,使用时多了解优点。

 

  69.不要责怪辞职的人不忠,要诚恳地请教他为何离开公司。
汪中求讲的课程:北京大学企业高层工商管理高级研修班



上一篇:张其成 国学管理哲学专家

下一篇:刘剑 培训专家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