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卖灯泡卖灯光”的菲利普照明商业模式
时间:2017-11-11 08:41来源:http://pku666.com/ 点击:次
导读
你知道吗?荷兰最大机场里的灯泡,不是买的,而是跟飞利浦租的。
商业模式既要研究价值创增的逻辑,也要研究价值交换的逻辑,既然是交换,就必然存在着两个相向而行的过程:我手上的价值如何到达你手上,你手上的价值又如何到达我手上。
交易方式所要解决的,正是这“一去一回”的问题——交易双方手上的价值如何到达对方,包括“一去”、“一回”的路径、时间、价值形态、价值载体等,即以路径来说,就有“直达”、“中转”、“迂回”等多种选择。
你知道吗?荷兰最大机场里的灯泡,不是买的,而是跟飞利浦租的。已推行“卖照明时数,不卖灯泡”长达五年的飞利浦,改写商业模式,延长灯泡寿命,省下一大笔产品原料费,还让机场省电又减碳。
飞利浦照明:不卖灯泡、卖照明时数
这种“产品作为一种服务”的概念,飞利浦也应用照明事业上,在2011年推出了“不卖灯泡、卖照明时数”的创新服务Pay per Lux(只为你使用的光付费),并已经应用在荷兰史基浦机场。
飞利浦和史基浦机场签了一份十五年的“照明服务解决方案”合约,由飞利浦依照机场需求,设计了3700百个LED灯具和照明设备。
消费品耐用 对企业更有利
飞利浦保留照明设备所有权,合约期间包办所有管理和保养维修,机场只需要每月支付固定服务费。
飞利浦通过物联网设备,随时监控照明设备的运作与用电状况,一故障就马上派人维修,维持在最佳能源效率的状态,汰换的灯具就直接由飞利浦回收再利用。
协助飞利浦设计Pay per Lux的欧洲循环经济先驱、永续建筑师劳尔(Thomas Rau)说,“当产品所有权回到厂商身上,很多行为就会跟着改变。”
劳尔解释,首先,因为每月收取固定服务费,飞利浦会希望在合约期间,维修或更换产品次数越少越好,成本才会越低、利润越高。
为了达到这个目的,飞利浦就有动机,将产品设计得更坚固耐用、更容易拆解、维修。
飞利浦就是在推出Pay per Lux之后,重新设计了LED灯泡,将容易故障的驱动器从灯泡内移到外侧,坏了,只要更换驱动器,不用把整个灯泡丢掉,不但延长使用寿命,也减少废灯泡产生。
另一方面,他们也会希望,同一个照明设备重复使用越多次越好,会主动积极负起回收责任,因为回收再利用已变成降低成本的手段之一。
对客户来说,可以花最少的钱,使用最好的产品和服务。
事实上,LED灯泡和省电灯泡最大的差别是,后者如果坏掉,基本上是整颗坏掉。而LED灯泡常会坏掉的零组件,是它的电源线,透过租赁的商业模式,厂商回收LED灯泡后,只要更换电源供应器,就能继续使用,理论上可以做到100%循环再利用。
史基浦机场因为有飞利浦代为管理、维护照明设备,电力消耗比过去降低了一半,节省电费,也减少碳排放。
“而且公司资产负债表上,少了一项资本支出,对整体财务和营运也有帮助,”飞利浦循环经济项目经理人劳勃契尔说。
劳勃契尔接着强调,“如果你要真正做到永续发展的话,就要想办法找到一个和(不断消耗原物料)脱钩的成长模式,也就是用相同或更少的资源,替自己和客户创造更多的价值。”
交易活动,不仅存在于企业与下游客户之间,企业与上游供应商之间,企业与其他利益相关方之间,而且还存在于下游与下游的下游之间,上游与上游的上游之间……众多的交易主体相互影响,相互制约,形成一个休戚相关的整体——交易结构体系。因此,交易方式及交易构形的设计,需要放眼整个交易结构体系,一体考虑,统筹构设。
需要澄清的是,商业模式不仅仅是“相关方的交易结构”,因为交易只是价值交换,只是价值运动的一部分,价值的实现固然依赖于相关方的交易,但价值的创造和增值,还须依靠企业的生产和经营,将研究的视野局限在交易结构上,就有可能“只见树木,不见森林”,只有完整地考察企业内外部价值链上的所有环节及其相互连结,才有可能把握商业模式的全部变化规律。
这种方式可以说是一种消费者和厂商都能双赢的商业模式。不知道能否给照明人一些启发?
上一篇:几十年投资,看尽创业公司的五大死法
下一篇:管理智慧丨别让优秀员工心凉(好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