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大学总裁培训网
工商管理创新(EMBA)总裁高级研修班

制度设计丨只需三步,让员工从"单打"走向"合力"

时间:2017-10-24 19:51来源:http://pku666.com/ 点击:

导读
一个人、一个企业的成功是其他人追求利益的副产品,是社会各方“合力”作用的结果。制度目标的达成,也是相关方追求自身利益的“副产品”,也是被各方“合力”推着实现的。
 
      一个人、一个企业之所以成功,在很大程度上,不是因为他优秀,不是因为他卓越,不是因为他勤奋努力,不是因为他道德高尚,不是因为他喝过“心灵鸡汤”、“心灵鸭汤”,更不是因为他学过“成功学”、“励志学”……虽然这些因素也非常重要,但都不是决定性的。
 
    人是社会的人,企业是社会的企业,成功是在社会层面而言的,因而只能到与社会的普遍联系、相互影响、相互作用中去找寻答案。
 
    一个人、一个企业之所以成功,是因为他的成功能给别人带来好处,利益相关者有意无意地希望他成功、推动他成功,他才有可能成功。
 
    一言以蔽之:一个人、一个企业的成功是其他人追求利益的副产品,是社会各方“合力”作用的结果。
 
    制度目标的达成,也是相关方追求自身利益的“副产品”,也是被各方“合力”推着实现的。只是这个“合力”,实际上不是“力”,而是“动量”——利益追求动量(利益势),包括利益追求动力以及作为物质基础的各种资源数量,
 
即:利益追求动量=利益追求动力×可运用资源数量。
 
    它反映了不同的人或群体在制度中所能发挥的作用的大小,至于作用到底大还是小,取决于他的预期利益目标有多高,实现预期目标的决心有多强,以及为达成目标可运用的资源有多少。
 
    利益势分析是制度设计不可或缺的一道工序,即便只是大致的、模糊的分析,也好过没有分析。只有准确把握利益诉求转化中的逻辑数量关系,才能为制度
 
    设计奠定坚实的科学基础,在此基础上再加入巧妙的艺术发挥,才能实现制度设计“科学与艺术的统一”。
 
    利益势分析通常是分三个步骤进行的。
 
    第一步,弄清楚每一方制度主体利益追求的“箱中宝物”。
 
    到目前为止,人类行为的最本原驱动力还是两个字——“利益”。自运行的制度,依托的也是当事人的利益追求,但人们的利益追求是一个多元化的、多层次的目标集合, 即便经济利益追求,也不仅限于金钱,而是以信息、知识、权利、文化等各类经济资源所表征的各种财富形态,虽然许多资源都已经货币化了,但仍有一些资源无法通过货币换得。
 
    是以在多数人的利益追求集合中,金钱并不是唯一选项,而是有着丰富多彩的组成,到底有哪些?需要仔细盘点才能弄清楚。
 
    第二步,弄清楚每一方制度主体利益追求的“强烈程度”。
 
    弄清楚各方利益追求的具体内容,接下来,还要弄清楚各方利益追求的“强烈程度”——利益追求动力。
 
    利益追求动力=(预期利益-现有利益)/预期实现时间。其中,预期利益是指对通过自身努力达成利益目标的可能性及对应收益的估计。
 
    譬如一家小卖店,年初时预计到年底能够努力达成的净收入,10万元的可能性为三成,15万元的可能性为六成,20万元的可能性为一成,则预期收益为10万元×30%+15万元×60%+20万元×10%=14万元;该小卖店当年的经济利益追求动力即为14万元/年。
 
    第三步,弄清楚每一方制度主体利益追求的“作用大小”。
 
    利益追求动力的大小,以及所掌控的、可以用来为这种动力提供物质支撑的各种资源数量或者说实力,直接决定了每一个人、每一个群体在制度中发挥的作用大小。
 
    有动力没实力,不行,有实力没动力,不灵,既有动力又有实力,才能发挥作用和影响。
 
    而衡量这种作用和影响的大小,是用利益追求动力与可运用资源数量之积,即利益追求动量来测度的,譬如上例中的小卖店,当年为达成预期目标所动用的经济资源为10万元,则其经济利益追求动量即为140万元2/年。
 
    计算出每一方的制度主体在不同利益方向上的利益追求动量后,借助矢量运算的平行四边形法则,得到单个主体的利益追求总动量,然后再将各方的总动量加总, 就得到各方利益追求总动量之和,如果总动量之和没有指向制度目标区域,就要对各方利益追求动量的方向和大小进行适当的“矫正手术”,使之汇聚后,自动地趋向制度目标。


上一篇:走的长远的企业 开始便设计好了股权结构!

下一篇:做老大的最高境界:谋局者,越清闲越赚钱


相关推荐